合同履行有争议该如何解决
更新时间:2024-03-12 19: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履行有争议的解决方式是双方进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找第三方进行调解或提起诉讼等。合同履行有争议后,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选择解除合同,或者单方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
一、
合同履行有争议该如何解决
合同履行有争议的解决方法是:
1.当事人之间协商处理,达成和解;
2.由第三方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
3.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二、
合同履行有争议可以解除合同吗
合同履行有争议可以解除合同。
1.协商解除:这是指合同生效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之前,当事人以解除合同为目的,经协商一致,订立一个解除原来的合同的协议。例如,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原先的合同不再必要,各方就可以通过协商解除合同。
2.约定解除:这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某种情况,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有解除合同的权利。这种解除权的约定是一种合同,行使约定的解除权应当以该合同为基础。
3.法定解除:这是指合同生效后,没有履行或者未履行完毕前,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出现时,行使解除权而使合同关系消灭。这种情况主要包括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者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等情况

三、
合同履行有争议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条件
找法网提醒您,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条件是:
1.先履行义务人有确切证据能证明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的;
2.对方为逃避债务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的;
3.对方丧失商业信誉的;
4.有对方履行债务的能力受损的其他情形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履行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面对合同纠纷有以下处理方式:
1. 协商:当事人可以自行沟通,达成一致解决纠纷。
2. 调解: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 仲裁:当事人达成有效仲裁协议的,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4. 诉讼:起诉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包括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且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处理民事纠纷时,应依照法律;如果法律没有规定,可以适用习惯,但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当事人在合同履行中发生争议时怎么解决
发生合同争议有下列解决途径:
1.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
2. 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运用说服教育等方法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纠纷;
3. 根据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提交仲裁机关进行裁决;
4.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合同纠纷依法予以处理。
合同成立后,如果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且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如果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在决定变更或解除合同时会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公平原则进行裁决。
合同履行对方不履行,该如何解决?
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可以催告履行。对方坚决不履行合同,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3.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