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期间老公借的债离婚是不是一起还

更新时间:2024-02-06 13: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结婚期间老公借的债离婚不一定是一起还,但如果在结婚期间老公借的债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但如果只属于老公个人债务,作为配偶的一方没有偿还的义务。
一、

结婚期间老公借的债离婚是不是一起还

  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离婚要一起还;如果属于老公的个人债务,女方对此不负偿还责任。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

结婚期间老公借的债离婚协议内容包括什么

  1.自愿离婚: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没有受到任何一方的强迫或威胁。

  2.子女抚养:协议中应该明确子女的抚养权和抚养费等问题,包括未抚养子女一方探视权行使及保障等内容。

  3.财产及债务处理:协议中应该明确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的处理方式。对于男方所欠的债务,如果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双方应该共同承担清偿责任。如果属于个人债务,则应该由男方个人承担。同时,应该明确财产的分割方式,包括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和各自财产的处理。

  4.其他约定:根据实际情况,双方还可以在协议中约定其他相关事项,例如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

结婚离婚

三、

结婚期间老公借的债离婚怎么证明

  1.证明债务属于个人债务而非夫妻共同债务。如果债务属于个人债务,则另一方没有偿还的义务。要证明这一点,可以提供借条、借款合同等相关证据,证明债务是老公个人所借,而非夫妻双方共同借款。此外,还可以提供家庭支出记录、财产证明等证据,证明借款并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

  2.证明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如果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则夫妻双方都有偿还的责任。要证明这一点,可以提供夫妻共同签字的借款合同、银行转账记录等相关证据,证明借款是夫妻双方共同所借。此外,还可以提供家庭财产证明、家庭支出记录等证据,证明借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

  3.证明债务属于非法债务。如果借款属于非法债务,例如赌博、吸毒等违法活动所产生的债务,则不受法律保护。要证明这一点,可以提供相关证据,例如借款用途、老公的赌博记录等,证明借款属于非法债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夫妇离婚欠的贷款是不是要一起还?
夫妻之间的借款是需要偿还的,夫妻之间借款也属于自然人之间的借贷行为,需要进行偿还。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需要看具体怎么被骗了,签订合同了吗?可电帮你研究下
党政律师
党政律师
4分钟前
你好,请问你有什么问题可以详细说一下情况,以便给你更好的解答。
杨云宝律师
杨云宝律师
12分钟前
是哪里受伤了?只要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受伤就视为工伤。
孙志伟律师
孙志伟律师
13分钟前
你好,你说的情况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缴纳社保
孙志伟律师
孙志伟律师
14分钟前
你好,你说的情况建议拨打市民热线具体咨询
孙志伟律师
孙志伟律师
15分钟前
你好,你说的情况可以报警,这是你的权利
李波律师
李波律师
15分钟前
出走原因是?详述案情可以专业帮你。
李永强律师
李永强律师
24分钟前
你丈夫若想申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即“4050补贴”),核心要求是先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再按流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