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房屋怎么样拆迁补偿

更新时间:2024-07-29 00: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共有房屋由当地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拆迁补偿,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者房屋产权调换。补偿可以通过协商、起诉等方式分配。补偿包括房屋价值的补偿、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等。
一、

共有房屋怎么样拆迁补偿

  共有房屋的拆迁补偿是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货币补偿,被征收人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二十一条

  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

  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并与被征收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

  因旧城区改建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选择在改建地段进行房屋产权调换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

二、

共有房屋的拆迁补偿如何分配?

  共有房屋的拆迁补偿可以通过协商方式分配,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向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等方法分配。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找法网提醒,在实践中,房屋拆迁补偿有人要求不一致时可推定共有关系终止,但要求一致的部分共有人之间仍可成立共有关系。

房屋拆迁补偿

三、

共有房屋拆迁补偿多少

  共有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标准分以下情形计算:

  1.属于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的,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2.属于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的,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

  3.属于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的,一般按实际损失补偿。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共有的房子拆迁怎么补偿
共有房拆迁补偿需协商确定。若共有人意见一致,可选货币补偿或产权置换;若不一致,可依法进行共有财产分割后再拆迁,或通过诉讼解决争议。
共有房产动迁是怎么补偿
共有产权房屋动迁补偿仍会遵循房屋拆迁补偿的标准,这涵盖了房屋拆迁补偿费、临时安置补偿费、停产停业补偿费,以及土地上附着青苗费和其他相关补助。在共有产权的分割上,将依据事先的约定和法律规定进行。 在共有财产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明确约定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且不存在家庭关系等特殊情况,则通常视为按份共有。 关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其条例明确指出,为了公共利益,对国有土地上的房屋进行征收时,必须给予被征收人公平补偿。这一过程中,需要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具体的补偿内容包括:被征收房屋的价值补偿、因征收导致的搬迁和临时安置补偿,以及因征收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此外,市、县级人民政府还应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以进一步支持被征收人。
共有产权房屋动迁该怎么补偿
共有产权房屋动迁补偿还是会按照房屋拆迁补偿的标准进行,主要包括房屋拆迁补偿费、临时安置补偿费、停产停业补偿费、土地上附着青苗费和其它的一些补助费。共有产权的分割按照约定和法律规定进行。 <br/> 法律依据:<br/>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三百零八条<br/> 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br/>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条<br/>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称被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 <br/> 第三条<br/> 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br/> 第十七条<br/>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br/>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br/>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br/>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br/>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律师解答动态
请问遇到什么法律问题需要解决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劳务合同到期,公司既不通知续签也不通知解除,这种情况你可主动与公司沟通,明确合同后续处理。若公司仍无
陈景芝律师
陈景芝律师
11分钟前
请问遇到什么法律问题需要解决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