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多长时间传唤一次

更新时间:2024-09-24 13: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取保候审期间的传唤次数是没有限制的,办案机关对被取保候审人进行传唤的时候,被取保候审人需要及时到案。在取保候审期间,办案机关传唤被取保候审人是不需要通知其家属的,但要注意传唤的持续时间不可以超过12小时。
一、

取保候审期间多长时间传唤一次

  取保候审期间的传唤次数没有具体的规定,但应当做到随传随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二、

取保候审期间传唤要通知家属吗

  在取保候审期间,传唤不需要通知家属。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

  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取保候审期间多长时间

三、

取保候审后传唤的流程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取保候审后传唤的流程如下:

  1.在执法过程中,需要传唤的,承办执法人员应当填写《传唤证》呈批报表,报领导批准后,出具《传唤证》。

  2.承办执法人员依法将《传唤证》送达被传唤人;被传唤人应当在《传唤证》回执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收到日期。

  3.对被传唤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传唤或逃避传唤的,经领导批准,依法实施强制传唤。

  4.被传唤人传唤到案后,应及时进行讯问查证,制作讯问笔录,每次讯问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5.对当场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承办人员可以口头传唤有关人员。宣布口头传唤时,承办人员应当说明传唤的理由,并在讯问时将口头传唤的情况记入笔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取保候审以后多久传唤一次
对于取保候审后多久被传唤一次的问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的人需要随时准备响应传唤,并遵守相关规定如定期报到和遵守限制条件。如不遵守规定,可能会面临取消取保候审资格并导致被羁押等后果。
取保候审传唤多长时间一次
对于取保候审期间的传讯,被传唤的次数并无固定规律。重要的是被取保候审人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并在接到传唤时及时到案配合调查。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到场,应提前向有关部门报备并详细解释情况。
取保候审期间传唤一般去多久
对于取保候审后被传唤的时间,没有固定的标准,可能是随时。被取保候审的人必须遵守相关法律和规定,尤其是及时到案的要求。如果被传唤后未能及时响应,可能会面临先行拘留等后果,因此建议保持联系畅通。
律师解答动态
可以与对方先沟通协调,协调不成可以进行诉讼。
威法律师
威法律师
6分钟前
你好,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的啊
这种案子,叫风险代理,如果双方约定好,也是可以的。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23分钟前
您好,这种情况我建议最好不要当法人代表。
褚书晓律师
褚书晓律师
26分钟前
你好你咨询的是涉嫌刑事犯罪的
高太领律师
高太领律师
39分钟前
根据你的描述,应该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集资诈骗,建议你报案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