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情形是哪些
更新时间:2024-08-05 20: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情形主要包括无故延长试用期、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是劳动者以书面形式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进行审查受理等。
一、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情形是哪些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情形如下:
1.考勤异常罚款迟到、早退、请假、旷工等;
2.做错事情罚款;
3.旷工1天扣三天工资或者罚款几百;
4.试用期三个月合同却只有1年;
5.无故延长试用期;
6.借绩效名义克扣工资;
7.旷工三天当自离,不发工资;
8.急辞工扣一个月工资;
9.辞工不想批就不批;
10.试用期不买社保;
11.不签订劳动合同;
12.不买住房公积金;
13.无故辞退却不给补偿;
14.用所谓的没有经过正常程序制定的“厂纪厂规”克扣员工工资。
二、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
劳动仲裁申请的办理流程如下:
1.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诉书以及相关材料;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五日内向被申请人送达仲裁申请书副本;
4.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
5.仲裁庭开庭审理、调解;
6.做出裁决。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怎样举报
举报单位违反劳动法规的方法有以下:
1.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当地的劳动部门投诉,有关劳动行政部门会进行及时的调查、核实以及敦促企业改正;
2.劳动者可以请求当地或相关工会的帮助,工会应当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和企业进行监督,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用人单位纠正。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承担下列法律责任:
1.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限期支付;逾期不付,责令其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 如果用人单位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则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同时,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什么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包括哪方面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在法律规定不得解除合同的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对于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劳动者要求继续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
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用人单位能够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与劳动者协商后达成一致的解除意见;劳动者不符合其试用期的录取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或者建立了双重劳动关系,对本单位的任务完成造成严重影响的等。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如果劳动者存在以下情形,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 因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
6.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