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效力如何确认
更新时间:2024-01-17 00: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效力确认是合同当事人有书写证明能力,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没有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等。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效力纠纷,解决方式有协商、调解等。
一、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效力如何确认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效力的确认规则:有效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要求当事人具有书写证明能力、意思表示自愿真实;合同内容合法、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承包关系的成立不得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不得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效力纠纷怎么解决
找法网提醒您,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效力纠纷如下解决:
1.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2.可以通过纠纷当事人之外的第三者,促成纠纷主体相互谅解、妥协,从而达成最终解决纠纷的合意;
3.调解不成,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

三、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效力什么情形无效
1.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的;
2.存在违法发包、转包、挂靠、分包行为的;
3.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中标无效的;
4.违反招标投标效力规定的,违反工程建设标准规定的;
5.低于成本价中标的;
6.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怎么确认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效力
认定建设工程合同效力的方式: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承包人和发包人,基于意思表示真实,依法订立的书面建设工程合同,即可依法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七百八十八条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效力的确认规则是什么
确认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合同效力规则是:如果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不是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不具有违背公序良俗、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等情形的,就是有效的。法律依据:确认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合同效力规则是:如果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不是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不具有违背公序良俗、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等情形的,就是有效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如何确认建设工程合同的效力?
建设工程合同的效力应从合同的主体(是否有资质,双方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等)、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存在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合同的前提条件(是否需要进行招投标、是否办理相应审批手续)、等方面进行认定。除此之外,只要工程建设合同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七百八十八条 【建设工程合同定义和种类】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