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1-12 18: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专利侵权的判断方法是侵害的专利属于是合法有效的专利、行为人实施了存在侵害行为等专利侵权纠纷处理方法是当事人可以先与侵权人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处理。
一、
专利侵权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认定专利侵权的条件有:
1.侵害的对象是有效的专利。专利侵权必须以存在有效的专利为前提,实施专利授权以前的技术、已经被宣告无效、被专利权人放弃的专利或者专利权期限届满的技术,不构成侵权行为。专利法规定了临时保护制度,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的应支付适当的使用费。对于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发明而未支付适当费用的纠纷,专利权人应当在专利权被授予之后,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必须有侵害行为,即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侵害他人专利的行为。
3.以生产经营为目的。非生产经营目的的实施,不构成侵权。
4.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即行为人实施专利的行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又无法律依据。
二、
专利侵权纠纷处理流程
如下处理专利侵权的法律纠纷:
1.协商与和解: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均可自行协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调解、斡旋下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2.向法院起诉:专利权人在发现侵权人侵犯其专利权后,可以向侵权行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关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等。

三、
专利侵权纠纷怎么赔偿
找法网提醒您,专利产品遭受侵权的赔偿方式有三种情况:
1.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
2.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3.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是哪些
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是:
(一)被侵犯的专利应当属于我国专利法所保护的范围;
(二)行为人客观上具有违法行为;
(三)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侵权过错;
(四)行为与损害结果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有哪些
判断专利侵权的标准如下:
(一)被侵犯的专利应属于我国专利法保护范围;
(二)行为人客观上存在违法行为;
(三)行为人主观上存在侵权过错;
(四)行为与损害结果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实施其专利,包括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实施其专利,包括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专利侵权的判断原则是什么,法律如何规定
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原则有:
1、全面覆盖原则。全面覆盖原则是专利侵权判定中的一个最基本原则,也是首要原则。
2、等同原则。
3、禁止反悔原则。
4、捐献原则。
5、先用权原则。先用权原则即先用抗辩权,源自于法律的公平原则。
6、实施公知现有技术不侵权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