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3-02 00: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专利侵权的判定标准是行为人具备违法行为、专利权人产生了实际损失等。专利侵权可能要承担的法律后果是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是,被责令改正并予公告等。
一、
专利侵权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1.行为人具有违法行为;
2.专利权人产生实际损失;
3.专利权人产生的实际损失与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4.侵权指向对象(被侵权专利)属于专利法所保护的范畴。
二、
专利侵权可能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找法网提醒,专利侵权会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1.民事法律后果,行为人应就其侵权行为对受害人承担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2.行政法律后果,专利执法的部门应当对侵权行为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
3.刑事法律后果,构成犯罪的,还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
专利侵权的抗辩事由有哪些
1.被诉侵权人以专利权超过保护期、被专利权人放弃、被生效法律文书宣告无效进行抗辩的。
2.被诉侵权人以专利权不符合专利授权条件、应当被宣告无效进行抗辩的,其无效宣告请求应当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
3.被诉侵权人以专利权人恶意取得专利权且滥用专利权提起侵权诉讼进行抗辩的。
4.恶意取得专利权,是指将明知不应当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故意采取规避法律或者不正当手段获得了专利权,其目的在于获得不正当利益或制止他人的正当实施行为。
有以上专利侵权抗辩事由的,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且审查无误的,法院应该予以受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根据规定如何判定专利侵权,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专利侵权判定需考虑行为人是否获得专利权人许可、是否支付相应报酬,以及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是否违法。具体判定原则包括禁止反悔原则、捐献原则、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对比原则和特意排除原则等。在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对于外观设计专利权,同样需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外观专利侵权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外观专利侵权判断标准是:
1. 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侵犯该外观设计专利的故意;
2. 基于前述主观心态,行为人实施了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或为前述行为提供帮助等行为;
3. 专利权人产生实际损失;
4. 实际损失与前述行为具有因果关系;
5. 其他标准。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实施其专利,包括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实施其专利,包括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侵权专利赔偿标准具体是什么,法律上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
1. 专利侵权的赔偿标准包括以专利权人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以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额,或者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2. 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赔偿数额一般在人民币50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
法律还规定了其他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并可能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给予没收非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具体情形包括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歪曲篡改他人作品、未经许可使用作品、未按规定支付报酬等。此外,对于剽窃抄袭他人作品、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作品等严重侵权行为,也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