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时间限制是怎样的规定
更新时间:2024-02-29 02: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医疗事故鉴定时间限制规定的是1年,从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医疗事故鉴定的流程是向鉴定机构提出书面的申请、鉴定机构受理申请、提交相关鉴定材料等。
一、
医疗事故鉴定时间限制是怎样的规定
医疗事故申请鉴定的有效期为一年。换而言之,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
找法网提醒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可以向双方当事人调查取证。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二、
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需要以下程序:
1.申请: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应当提出书面申请。
2.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移送: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4.提交相关鉴定材料。
5.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
6.形成鉴定意见并且送达鉴定意见书。

三、
医疗事故鉴定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医疗事故鉴定要注意以下内容:
1.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
2..医学会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情况。
3.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谁预缴付。
4.患者提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当提供的资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二)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
(三)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四)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五)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六)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七)医疗事故等级;
(八)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伤情鉴定应该在什么时候做,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申请工伤鉴定的时间规定:
1. 用人单位应当在三十日内为职工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是社保行政部门。
2. 如果单位没有及时提出申请,职工本人、直系亲属或者工会可以在一年内去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的材料:
1. 工伤认定申请表;
2. 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 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伤情案件司法鉴定要多长时间,法律怎样规定
法律分析:
伤情鉴定的时间一般要3日。鉴定机构在受委托之时起24小时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在3日内出具鉴定文书。对伤情复杂的,不具备即时鉴定条件的,应在受委托之日起7日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出具文书。对于影响组织、器官功能或伤情复杂,一时难以鉴定的,待伤情稳定后及时提出鉴定意见并出具文书。
受伤后的司法鉴定时间是多长时间,法律如何规定
当事人在被他人行为造成损伤后,进行司法鉴定的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
1.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司法鉴定委托书生效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
2. 鉴定事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或者鉴定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限可以延长,但延长时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
3. 鉴定时限延长的,应当及时告知委托人。
4. 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对鉴定时限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5. 在鉴定过程中补充或者重新提取鉴定材料所需的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