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判决的形式有哪些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2 04: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行政诉讼判决的形式包括驳回诉讼请求;撤销判决;限期履行判决;变更判决等。行政诉讼判决一般是需要公开审理的。行政诉讼作出判决需要的时间是六个月内。
一、

行政诉讼判决的形式有哪些类型

  1.驳回诉讼请求判决。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撤销判决。撤销判决分为判决全部撤销、判决部分撤销及判决撤销并责成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三种情况。

  3.限期履行判决。即人民法院经过对行政案件的审理,认定被告具有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形,作出的要求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其法定职责的判决。

  4.变更判决。即在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时,人民法院作出的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5.法院判决变更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实施行政处罚的具体行政行为;二是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所谓“显失公正”,是指具有通常法律和道德认识水准的人均可以发现和确认该处罚明显地失去了法律的公正性。

  6.确认判决。即人民法院通过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确认相应行为合法或者违法。

二、

行政诉讼判决需要公开审理吗

  人民法院对于行政诉讼一般是应当都进行公开审理的,但法定不公开审理的情形下除外。《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行政诉讼判决

三、

行政诉讼判决期限是多久内

  行政诉讼判决期限是人民法院对于第一审诉讼应当从立案之日起算六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对于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我国行政诉讼判决的主要类别
行政诉讼判决分三种。1. 维持判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时适用;2. 履行判决:被告未履行法定职责时,法院判令其限期履行;3. 变更判决: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时,法院可判决变更。
行政诉讼的判决有哪些类型,法律如何规定
行政诉讼判决分驳回、撤销、履行等。驳回针对合法行政行为;撤销针对违法行政行为,可要求重作;履行针对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其限期履行。
行政诉讼会作出哪些判决,有没有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判决多样。维持判决用于合法行为;撤销判决针对违法行为;履行判决督促行政机关作为;变更判决仅适用于显失公正的处罚。具体适用需结合案件实际。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您可以向其所在平台投诉。
你好,有没有协商调解具体什么案件情况的,这边能解决您的问题,具体详聊
你好,是有什么法律纠纷的问题吗,进行协调没,
你好,有无证据,可以起诉至法院调解
你好,这是可以协商来解决的,也可以法院起诉对方,有没有相关证据的
你好,可以详细描述案情,可以通过法院起诉后进行调节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