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的量刑标准是什么法律规定的
更新时间:2024-09-16 11: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挪用公款的量刑标准是刑法规定的,规定了对涉嫌挪用公款罪的行为人一般判处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此时案件的追诉时效是5年。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
一、
挪用公款的量刑标准是什么法律规定的
挪用公款的量刑标准是刑法规定的。
1.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二、
挪用公款罪的追诉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挪用公款追诉时效:
1.犯此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追诉时效是五年;
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是十年;
3.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追诉时效是十五年或者二十年。
《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洁性,又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
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挪用公款归自己或他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才符合本罪的主体资格,其他非上述人员不具有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资格。
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是故意犯。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林长洲挪用公款罪的量刑的标准是什么
刑法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如下:
1. 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具体来说,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即构成挪用公款罪。对于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将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此外,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特定款项归个人使用的,将受到从重处罚。
上海市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规定
中国刑法挪用公款罪既遂的量刑标准如下:
1. 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以下行为:
1.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
2. 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3. 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
此外,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特别地,如果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将受到从重处罚。
北京挪用资金罪数额标准是什么
中国刑法对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
1.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2.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3.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此外,对于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如果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本单位或客户资金,将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对于国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及其委派到非国有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有上述行为的,将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