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罪的既遂判决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1-09 12: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既遂判决标准是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行为人侵犯商业秘密情节严重最高法定刑是十年有期徒刑。侵犯商业秘密罪应符合主观是故意、在客观上实施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等构成要件。
一、
商业秘密罪的既遂判决标准是什么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既遂判决标准是法院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二、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是一般主体;
2.客体是商业秘密权以及受国家保护的正常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3.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4.客观方面是行为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

三、
商业秘密罪收集哪些证据
1.商业秘密的载体和内容证明:需要证明商业秘密的存在,包括商业秘密的载体和具体内容。这可以通过提供商业秘密的图纸、配方、工艺操作卡、涉密零部件、实验记录、操作日志、客户名单、协议合同、会计账簿、送货清单、秘密信息电子文档等证据来证明。
2.获取商业秘密的证据:需要证明行为人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等方式获取了商业秘密。这可以通过调查行为人的计算机系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和通话记录等方式获取。
3.披露和使用商业秘密的证据:需要证明行为人披露或使用商业秘密,这可以通过调查行为人的工作日志、与客户或供应商的沟通记录等方式获取。
4.商业秘密的价值和保密性证明:需要证明商业秘密的价值和保密性,这可以通过鉴定意见等方式证明。
5.其他相关证据:包括证明行为人主观故意或过失的证据,例如行为人的供述和辩解、证人证言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侵犯商业秘密罪既遂的最新判刑标准是什么?
侵犯商业秘密罪既遂的最新判刑标准: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具体行为包括:
1. 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2.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3. 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或应知上述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同样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侵犯商业秘密罪既遂的判决结果是什么?
法律分析:
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既遂的处罚为:行为人犯侵犯商业秘密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行为包括:
1. 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 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侵犯商业秘密罪既遂的判决依据是什么?
法院对侵犯商业秘密罪既遂的裁判是:
1. 行为人有法定侵犯商业秘密罪行为之一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具体行为包括:
1. 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2.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3. 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