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起诉是指什么,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程序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审查起诉是指什么?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程序是什么?本文将详细介绍检察机关如何通过严谨的审查流程做出决策,跟随找法网法律小助手一起揭晓这一刑事诉讼的神秘面纱。
一、
审查起诉是指什么
审查起诉是检察机关在公诉阶段对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进行全面审查核实的活动。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69条,这一活动确保了刑事案件是否应提起公诉的正确性。
审查起诉的重要性在于其在侦查与审判之间的桥梁作用,保障了法律的正确实施和犯罪行为的合法惩处。
二、
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程序是什么
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程序详细而严格,可以概括为五个主要步骤:
1.确保无遗漏罪行;
2.排除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3.附带民事诉讼的查明;
4.犯罪事实和证据的清晰及正确性;
5.以及侦查活动的合法性。
这些程序性和实体性审查环节保证了案件的法律适用和事实认定的准确无误。

三、
审查起诉的决策过程
找法网提示,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过程中的决策包括多个层面:
1.复核事实与证据;
2.要求补充证据;
3.审查案件管辖和文书证据;
4.审查疑难问题并得出结论;
5.案件承办人提出起诉或不起诉意见,经刑事检察部门审核并报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
这个过程体现了司法审查的严谨性和法律的专业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审查起诉的步骤有什么,审查起诉的期限
审查起诉阶段的起算时间是:自人民检察院收到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之日起算,一般是一个月左右。对于案情重大或者案件情况复杂的案件,如果在一个月内无法办结,可以延长半个月的审查期限。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期限,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办结案件。如果因特殊情况无法在期限内办结,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措施。此外,如果案件改变管辖,则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对于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案件,可以延长至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