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泄露隐私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
更新时间:2024-03-17 08: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未成年泄露隐私一般是由其监护人承担责任,具体承担方式包括排除妨害、恢复原状以及赔偿损失等未成年隐私被泄露处理方法是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一、
未成年泄露隐私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
未成年人侵犯个人隐私,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要求泄露隐私的人承担民事责任,例如排除妨害、恢复原状以及赔偿损失。
二、
未成年隐私被泄露应该采取的措施
找法网提醒您,未成年隐私被泄露可以采取以下集中措施:
1.采取自救性措施,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或警告,或要求其立即删除等等。
2.报警、要求公安机关处理。
3.向人民法院起诉责任承担。

三、
未成年泄露他人隐私主要是指什么行为
侵犯隐私的主要行为:
1.个人生活安宁权。即指权利主体能够完全依自己的意志来支配自己的个人私生活,不受他人的非法干涉与破坏的权利。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个人信息的控制与保守权。即指民事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的收集、储存、传播等行为所享有的排他性的控制与保守的权利。
3.“隐私的利用权”。权利主体有权依照自己的意志来利用自己的隐私从事自己愿意从事的有关的活动,以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不受他人的非法干涉。例如:
(1)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4)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5)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可以对侵权人进行治安处罚。情节轻微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你好隐私泄露
民法典认定侵犯隐私权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非经合法程序和途径都不得擅自宣扬和泄露。隐私是指个人的私生活,包括个人生活和行为上所不愿公开的一切秘密,隐疾、住所、电话等都属于隐私范围。每个公民都有保护其隐私的权利。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