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多久可以继承遗产
更新时间:2024-03-06 14: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结婚办理登记后就可以继承遗产。遗产继承产生纠纷的处理方法是当事人进行协商;第三方进行调解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等。遗产继承纠纷需要的证据包括证明具有继承权的证据等。
一、
结婚多久可以继承遗产
夫妻结婚,只要领了结婚证就有继承权,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条,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
继承遗产处理纠纷的方式有哪些
继承遗产处理纠纷的方式有:
1.自行协商: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谅互让,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商达成一个各继承人都愿接受的协议,然后按协议分割遗产。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以继承法为依据,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调解纠纷,促使当事人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互相谅解,互相让步,达成协议。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仍无法达成协议,任何一方都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
继承遗产处理纠纷如何举证
找法网提醒,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继承诉讼时应当提交下列证据:
1.当事人身份证明材料(如:户口簿、单位或居委会证明);
2.证明当事人是合法继承人的、应当提交结婚证、户口簿或公安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3.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或精神病人的,应当提交监护人的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或公安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4.证明被告下落不明的,应提交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村委会或公安机关的证明。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一般结婚多长时间才能继承遗产
法律分析:夫妻结婚,只要领了结婚证就有继承权,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能继承遗产。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夫妻结婚,只要领了结婚证就有继承权。
2. 夫妻之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3. 能继承遗产。
结婚多久可以继承遗产,一般多长时间
合法的婚姻关系需要通过结婚登记才能形成,配偶在法定继承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首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与继承。如果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此外,本编规定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则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以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婚后多久拥有遗产继承权
首先,看遗产继承的发生时间,是婚前还是婚后发生的;婚前属于个人财产,婚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第二,看有无遗嘱,且遗嘱明确规定遗产归夫或妻一方所有;
第三,看夫妻双方有无关于婚前财产及婚后财产的归属特殊约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