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人与被委托人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4-09-05 15: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委托人与被委托人的区别主要在于概念不同、关系不同以及责任不同。委托人的权利有选择信托管理人的权利、要求解任受托人的权利、解除信托关系的权利等。
一、
委托人与被委托人的区别
1.概念区别:
委托人是指委托他人为自己办理具体事务的人,被委托人是指帮助委托人从事民事、诉讼、仲裁活动的人,一般被委托人需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关系区别:
委托人与被委托人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一般委托人是雇佣者,被委托者是被雇佣者。
3.责任区别:
被委托人符合委托要求办理的结果,无论事情发展如何,最终责任由委托人承担。
被委托人的责任是按委托人要求的内容、方式进行办理。由第三人取得。
二、
委托人的权利有什么
委托人的权利有:
1.选择信托管理人的权利;
2.对信托财产强制执行提出异议的权利;
3.改变信托管理方式的权利;
4.要求解任受托人的权利;
5.对受托人的辞任予以承诺的权利;
6.取得信托财产的权利;
7.当受托人管理不当或违反信托契约时要求补偿权利;
8.解除信托关系的权利;
9.要求法院就信托事务的处理进行检查的权利。

三、
委托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委托人要承担法律后果。在代理法律关系中,委托人委托受托人从事法律事务,受托人从事事务的后果自然归结到委托人身上,但受托人超越代理权限或无权代理的除外。
找法网提醒您,委托人承担责任的法律规定:只要受托人是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实施的行为,应由委托人承担一切责任、享有一切权利。作为受托人,不承担什么责任。如受托人有实施委托行为时有故意或重大过失时,委托人在承担一切责任后,才可以向受托人追究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区别,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区别:
1. 委托人是指委托别人为自己办理事务的人。
2. 被委托人是指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代理委托人从事民事、商事活动或者诉讼、仲裁活动的人。被委托人也是委托合同中的受托人。委托人通常是出于某些原因需要他人为自己办理事务,例如在民事诉讼中,委托人通常是陷入纠纷的具体当事人。
在实际操作中,委托人应当预付处理委托事务的费用,而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垫付的必要费用,委托人应当偿还该费用并支付利息。受托人需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如果需要变更委托人的指示,应当经过委托人的同意。在紧急情况下,难以与委托人取得联系时,受托人应妥善处理委托事务,并在事后及时报告委托人。
委托人与被委托人怎么区分
一、委托人与被委托人怎么区分
1. 委托人是指委托他人为自己办理事务的人。
2. 被委托人也称受托人,是指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代理委托人从事民事、商事活动或者诉讼、仲裁活动的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成为被委托人。
3. 两者因双方之间订立委托合同而发生关系的委托与被委托法律关系,被委托人在委托人授权的权限内从事的民事、商事法律行为对委托人生效。
二、委托合同中委托人有哪些权利
1. 选择受托人的权利。
2. 选择委托权限、委托方式。
3. 选择处理委托事务的方式的权利。
4. 听取委托人报告委托事务结果的权利。
5. 要求受托人为其过错赔偿的权利。
6. 对受托人的辞任予以承诺的权利。
7. 要求解任受托人的权利。
8. 解除委托合同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