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医疗异地住院报销流程
更新时间:2024-03-16 10: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农村合作医疗异地住院报销流程是行为人在住院后的3天内进行登记备案、并且申请街道办事处出具居住证明到材料,而后到合作医疗参与地进行报销即可。农村合作医疗异地报销的材料有户口本、出院证等。
一、
农村合作医疗异地报销有什么流程
1.在住院前或住院后3日内打新农合咨询电话对住院就医情况进行登记备案;
2.出院后必须在居住所在地由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出具一份居住证明,如果是在外务工,需有务工单位出具务工证明;
3.出院后持相关资料到参合所在地报销;
4.如果是从参合所在地直接到省外住院化疗,必须在走之前办理转诊转院手续,然后才可去外地住院治疗;
5.省外报销的比例最低,一般起付线2000左右,报销比例为合理费用的45%,医院级别越低,报销比例越高。
二、
农村合作医疗异地报销的材料
找法网提醒您,农村合作医疗异地报销的材料有:
1.患者的《农合证》、户口本、身份证原件;
2.全省统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转诊、转院审批表(外地务工或外地居住的不提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转诊、转院审批表,需提供务工所在单位或居住地村级以上部门证明);
3.诊断证明;
4.出院证;
5.住院医疗费用汇总清单;
6.住院收费发票(如提供地方税务监制的民营医疗单位发票,须提供其卫生主管部门确定其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文件,是复印件要加盖出台文件单位的公章);
7.加盖公章的住院病历复印件(包括病历首页、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出院小结)。

三、
农村合作医疗异地报销范围和比例
报销范围:
1.药费:辅助检查:心脑电图、X光透视、拍片、化验、理疗、针灸、CT、核磁共振等各项检查费限额200元;手术费(参照国家标准,超过1000元的按1000元报销)。
2.在60周岁以上老人在兴塔镇卫生院住院,治疗费和护理费每天补偿10元,限额200元。
报销比例:镇卫生院报销60%;二级医院报销40%;三级医院报销30%。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农村合作医疗在外地报销,还能到当地报销吗?
农村合作医疗可以异地报销,但具体的报销内容各个省份都是不同的。其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的,其医疗费用在出院结算时,会直接报销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并且其回家之后还可能可以二次报销。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外地就医医保怎么报销
具体操作如下:
1. 线上备案:登录医保服务平台APP或相关网站,填写个人信息、就医地信息等,提交备案申请。审核通过后,即可在异地就医时享受医保待遇。
2. 线下备案:携带身份证、医保卡等有效证件,前往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窗口办理备案手续。填写备案申请表,提交相关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完成备案。
3. 异地直接结算:在已实现联网结算的地区,参保人员只需在就医时出示医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即可直接结算医疗费用。个人只需支付按规定由个人负担的部分,其余费用由医保基金与医院直接结算。
注意:不同地区的具体操作流程可能有所不同,请根据实际情况咨询当地医保部门或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