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有关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12-18 07: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有关规定是需要对造成的经济损失、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等进行补偿。农村土地征收补偿一般在征收补偿方案批准之日开始三个月内进行发放。
一、
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有关规定是什么
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有关规定是: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造成的经济损失支付补偿;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毁损,向种植该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补偿;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其它设施,因征地被毁损向该所在人支付补偿;对被征地单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富余劳动力支付补偿。
二、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什么时候发放
一般自征收补偿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发放。找法网提醒您,国家征地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征收决定的政府应当在签订征收协议后、实施征收前一次性发放补偿费用。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
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三、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程序是什么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程序一般如下:
1.发布拟征地通告;
2.征询村民意见,并组织听证;
3.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确认;
4.拟定“一书四方案”并上报审批;
5.征收土地公告;
6.征地补偿登记;
7.拟定补偿安置方案并公告;
8.根据群众意见修改相关方案并公告;
9.落实征地补偿、安置资金;
10.实施补偿安置方案并交付土地。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农村土地征迁补偿金额的确定标准
农村土地征迁补偿依据多因素确定。具体操作为:1. 确定土地原用途;2. 评估土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3. 计算需安置的农业人口数;4. 参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补偿标准;5. 综合考虑土地条件、产值、区位等因素,确定最终补偿金额。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分配有哪些规定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分配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行政裁决和诉讼等。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效率、成本及公正性,以最大程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农村土地征收赔偿标准有哪些具体的规定
农村土地征收赔偿需依法进行。具体操作包括:1. 确定补偿标准,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等因素;2. 及时足额支付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3. 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确保其生活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