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提出离婚男方不同意孩子归谁抚养

更新时间:2024-02-18 16: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女方提出离婚男方不同意孩子的抚养权有双方协商确定,一般孩子不满2岁的,抚养权归女方;如果孩子在8岁以上的,则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双方离婚后可以放弃抚养权,但仍要履行抚养的义务。
一、

女方提出离婚男方不同意孩子归谁抚养

  女方提出离婚男方不同意孩子抚养权归属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法院会根据双方的经济条件、教育条件等情况综合判断,并作出判断。

  原则上,二周岁以下的孩子会判给女方;二周岁以上的孩子,谁抚养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就判给谁抚养;八周岁以上的孩子,会考虑孩子的个人意愿。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

双方离婚后可以放弃抚养权吗

  找法网提醒您,离婚可以放弃孩子抚养权,但是必须履行抚养孩子的义务。

  抚养孩子是父母的法定义务,抚养权是父母享有的权利,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女方提出离婚男方不同意

三、

离婚后抚养权和监护权的区别

  1.监护权重于抚养权,监护权是法定权,抚养权是协商或裁判授权;

  2.监护权从法理上区分,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抚养权问题,一般多作为义务对待,但是它也是一种权利,而且是和人身密切相关的权利,它基于血亲而产生;

  3.有监护权并不代表有抚养权,有抚养权一定有监护权;

  4.直接抚养权可能会受父母离婚的影响,而监护权不受父母之间婚姻关系解除的影响;

  5.权利是否能变更存在区别。即监护权不存在变更问题,变更的是抚养权。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有在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时,才由其他人依序担任监护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收养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72148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离婚不离家孩子归谁
您好,小孩抚养权根据双方的抚养条件,以有利于小孩健康成长为原则。
男方不抚养小孩离婚子女归谁
男方不抚养小孩离婚孩子应该归母亲抚养。但是当子女判给女方时,男方就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女方离婚男方不同意孩子给谁
法律分析:孩子不同意是没用的,跟小孩的意见没有关系。符合法定离婚事由的可以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
为婚双方分手小孩该给谁抚养
一般都是给母亲的多,有待了解
男方坐牢女方出轨男方怎么提出离婚?小孩的抚养权归谁?
具体是什么情况,需要跟你详细沟通情况
女方提出离婚,男方也同意,谁来抚养孩子
您好,可以跟对方自行协商解决
女方出轨男方提出离婚孩子跟谁。
协商不成,可起诉离婚
被辱骂能起诉对方吗?怎样起诉?
您好,建议尽快报警处理
妻子无缘无故离家近两年。我该怎么办?
收集证据,维护自己的权利
中国女性法定结婚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中国法定结婚年龄的法律规定是:1、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是二十周岁,男性的法定结婚年龄是二十二周岁。2、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婚姻是无效婚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
你好你好。我银行卡被异地司法冻结了我异地公安让我提交材料
先去所在地公安局现场咨询原因,再到银行账号开户打印流水清单,并提供辅助证明。最后提交相关材料给封你号的公安局。如果实在解决不了,1年内,确认不是你本人所为,相关
我老公在成都的一家贷款公司办的贷款,办之前问的很清楚没有其他费用,承诺的利率是三点几这个合法吗?
法律分析:借贷利率的约定:1、当事人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2、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
本人现在在余姚,户口是重庆的,被告人是广东的我该怎么起诉他?
起诉需要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进行起诉。去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庭立案登记,向法院起诉一般是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