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谩骂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4-03-14 17: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侮辱意思是使对方的人格、名誉受到损害,谩骂是指以轻慢和嘲笑的态度骂人。侮辱谩骂向法院起诉流程是需要由原告携带材料到法院提起,法院会对材料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是会开庭审理案件等。
一、
侮辱谩骂什么意思?
1.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2.谩骂:用轻慢、嘲笑的态度骂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
侮辱谩骂向法院起诉流程
侮辱谩骂向法院起诉的流程如下:
1.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包括侮辱谩骂的截图、录音等。
2.起草起诉状,并准备相关的证据材料。
3.到当地人民法院立案窗口进行立案。
4.等待开庭审理通知。
5.开庭审理,并进行辩论和陈述。
6.等待判决结果。
7.如果对判决结果不满意,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上诉或申请再审。

三、
侮辱谩骂向法院起诉多久判决
找法网提醒您,侮辱谩骂向法院起诉的判决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
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三个月。
3.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三十日。有特殊情况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但同时还需要延长的情形仅限于选民资格案件或者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
4.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三个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辱骂的定义是什么
辱骂的行为属于侮辱。侮辱他人的行为手段包括采用言语进行侮辱,即使用恶毒刻薄的语言对被害人进行嘲笑、辱骂,使其当众出丑,难以忍受,例如口头散布被害人的生活隐私、生理缺陷等。这些行为可能构成违法行为,并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具体来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受到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情节较重的,将受到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
1. 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4.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5.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侮辱诽谤有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衍生问题:
侮辱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应予立案。
(二)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