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轻和减轻处罚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4-03-18 05: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从轻和减轻处罚的区别主要是量刑幅度不同。可以减轻处罚的情形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等等。
一、
从轻和减轻处罚的区别?
二者量刑幅度不同。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对行为人适用较轻种类或者较小幅度的处罚;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的最轻处罚种类和最小处罚幅度以下给予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二条 【从重处罚与从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
【减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二、
减轻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减轻处罚:
1.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
4.犯罪预备、中止或未遂的;
5.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

三、
减轻处罚后还能适用缓刑吗
减轻处罚后还能适用缓刑,适用缓刑的先决条件应当是宣告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犯罪分子,包括法定刑在三年以上但因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而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同时具备犯罪情节较轻、确有悔罪表现的条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刑法中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有哪些情形
刑法中有多种从轻或减轻处罚情形。如自首,需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立功,需揭发他人犯罪或提供重要线索。这些操作都需在法律程序中进行,以确保有效性和合法性,建议寻求专业法律指导。
减轻处罚和减刑的区别有什么
减轻处罚和减刑的区别主要在于两者的性质不同。
减刑是对已经判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
而减轻处罚是人民法院在量刑的时候,由于有法定情节,给予低于法定最低刑的判决。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什么是从轻或减轻刑事处罚的情况?
刑法中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况包括:
1.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虽然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这也可以作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依据。
3. 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法律允许减轻或者免除其处罚。
4. 已满十四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人,无论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都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