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疗事故怎么鉴定
更新时间:2024-03-13 18: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针灸医疗事故的鉴定流程是,双方共同委托卫生行政部门交由医学会进行鉴定,医学会受理之后会组织专家组进行鉴定等。针灸医疗事故鉴定要注意的是,复印医疗材料患者必须在场等。
一、
针灸医疗事故怎么鉴定
针灸医疗事故的鉴定流程是:
1.医患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
2.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
3.当事人应当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
4.专家鉴定组应当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二、
针灸医疗事故鉴定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针灸医疗事故鉴定时要注意:
1.复印医疗材料患者必须在场;
2.申请鉴定可三选一,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共有三种途径,当事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任选其中的一种;
3.首次鉴定不满意可申请再次鉴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三、
针灸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多久能收到
针灸医疗事故鉴定一般45天能拿到结论。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找法网提醒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九条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可以向双方当事人调查取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医疗事故怎么鉴定?
医疗事故的鉴定进行流程如下:
1. 当事人共同委托鉴定或者由卫生行政部门转交鉴定;
2. 医学会受理后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所需材料;
3. 专家鉴定组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进行技术鉴定,出具鉴定书。
在鉴定过程中,专家鉴定组将依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别和判定,为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提供医学依据。
同时,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干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包括威胁、利诱、辱骂、殴打专家鉴定组成员的行为都是被禁止的。此外,专家鉴定组成员也不得接受双方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
医院医疗事故怎么鉴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医院医疗事故鉴定通常需要以下材料:
1、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2、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3、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4、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5、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在医疗机构建有病历档案的门诊、急诊患者,其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提供;没有在医疗机构建立病历档案的,由患者提供。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二)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