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分为几级
更新时间:2024-01-09 00: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安全事故一般分为四个等级,具体包括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其中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三十人以上死亡的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亿元等。
一、
安全事故分为几级
安全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
一般安全事故等级上报时间是多久
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是不得超过2小时。依据相关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找法网提醒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一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三、
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有什么
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同时通知公安、劳动保障、工会、人民检察院等相关部门。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事故单位发生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应立即上报事故情况。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
安全事故处理需根据等级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特别重大事故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救援,减少损失;重大事故要迅速组织专业力量调查原因;较大事故需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理善后;一般事故则相对简单,但也要按规定程序处理,防止事态扩大。
食品安全事故的等级具体分为几类
食品安全事故分四级。具体处理:1.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组织处置;2.重大、较大、一般事故,分别由省、市、县级政府组织处置;3.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需制定处置方案,定期检查防范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准则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