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医疗事故怎么处理的
更新时间:2024-03-14 18: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出现医疗事故处理的方式是由医疗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然后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赔偿事项等。医疗事故处理原则主要包括公正原则、及时原则、便民的原则等。
一、
出现医疗事故怎么处理的
出现医疗事故处理的方式是医疗机构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并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经确认属于医疗事故的,及时与患者方就医疗事故赔偿进行协商。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二、
医疗事故处理原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处理医疗事故应遵循的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
医患双方关系在本质上是民事法律关系,应当处于平等地位。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应当遵循民法典的基本原则进行。

三、
出现医疗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出现医疗事故责任划分如下:
1.完全责任,对医疗事故需要承担100%的责任;
2.主要责任,需要对医疗事故承担60%至90%的责任
3.次要责任,需要对医疗事故承担20%至40%的责任;
4.轻微责任,需要对医疗事故承担不超过10%的责任。
由此可见医疗事故轻微责任承担的赔偿比例不超过10%。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医院发生医疗事故、怎么办?
医疗事故维权流程:
1. 当发生医疗事故以后,第一时间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2. 确定医疗事故造成伤害情况后,与医疗机构进行协商处理;
3. 无法与医疗机构协商处理的,可以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反映,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介入处理;
4.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来进行维权。
注意事项: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医生医疗事故如何处理.
处理医生医疗事故分三个步骤:
1. 医疗机构需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 尝试医患协商解决或申请行政调解,这一过程应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来制定协议书。
3. 如果协商不成或需要法律裁决,可提起民事诉讼。根据情况灵活选择处理方式,以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医疗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