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关于财产侵权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6-28 02: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法典中关于财产侵权的诉讼时效规定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是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起计算。财产侵权责任损失的赔偿方式是,按照实际损失进行赔偿等。
一、
民法典中关于财产侵权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财产侵权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对于财产侵权行为设定了三年的行使期限,权利人必须在三年内行使,否则权利消灭。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
财产侵权责任损失怎么赔偿
1.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2.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赔偿;
3.被侵权人的损失难以确定,侵权人因此获得利益的,按照其获得的利益赔偿;
4.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先协商再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三、
财产侵权的诉讼状应该怎么写
1.文头。一般写“民事起诉书”或“民事起诉状”。
2.列明诉讼主体。原告和被告是基本的诉讼主体。有第三人的,还要列明第三人。自然人诉讼主体的,要按照“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职业,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的顺序写明。其中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确实不清楚的可以写个大概年龄)住址、联系方式5项是必须有的。
3.诉讼请求。诉讼请求要用序号分开,每条按照“请求依法判令XXXXX;”的格式来写。另外,现在有的法院要求诉状还要列明案由。但案由不是必须有的部分。
4.事实与理由。即先说明事实(比如受到侵害),再说明要求赔偿的理由(实体法的规定)和提起诉讼(程序法的规定)的理由。实践中为了简便,有些简单的案件也可以不详细列明理由,只写“依法应承担责任”、“依法起诉至贵院”即可。
5.文尾。文尾要写清递交诉状的法院、具状人(原告)起诉时间。找法网提醒您,向人民法院递交的诉状中,必须有至少一份是由具状人亲笔签字(盖章、按手印)的原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私有财产侵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私有财产侵权,应依法处理。可请求排除妨害,确保物权不受进一步侵害;造成毁损的,要求修理、重作等;若造成实际损失,按市场价格计算赔偿金额,无市场价格的,依据评估价格计算。
【检索与不可用】
抱歉,未找到其他直接相关的法律规定或条文。但请注意,处理私有财产侵权问题时,应综合考虑具体案情和法律法规,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
侵害他人财产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1.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2.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若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且双方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则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财产损害赔偿的侵权行为,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1.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2.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 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3.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