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费率是如何规定的
更新时间:2024-07-09 15: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工伤保险费率是根据行业类别的工伤风险程度以及工伤保险费的使用等因素确定的。工伤保险费率的确定原则有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原则、行业差别费率原则等。
一、
工伤保险费率是如何规定的
工伤保险费率是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来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适用所属行业内相应的费率档次确定单位缴费费率。
《工伤保险条例》第九条
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定期了解全国各统筹地区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及时提出调整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的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二、
工伤保险费率的确定原则
找法网提醒您,工伤保险费率的确定遵循以下的原则:
1.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现收现付制,也就是当期征缴的工伤保险费用于支付当期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及其他合法支出。
2.实行行业差别费率。为了使用人单位的缴费与所属行业风险挂钩,工伤保险费实行行业差别费率的制度,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确定不同行业类别的费率。
3.实行费率浮动机制。行业的差别费率及费率档次确定后,根据每个用人单位上一年工伤保险费的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由统筹地区经办机构确定企业工伤保险费率。

三、
工伤保险费率是多少
工伤保险费率是0.2%、0.4%、0.7%等八个档次。不同工伤风险类别的行业执行不同的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各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对应的全国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为,一类至八类,分别控制在该行业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2%、0.4%、0.7%、0.9%、1.1%、1.3%、1.6%、1.9%左右。
通过费率浮动的办法确定每个行业内的费率档次。一类行业分为三个档次,即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可向上浮动至120%、150%,二类至八类行业分为五个档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农民工工伤保险费,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
1. 农民工的工伤保险费用由单位负责,其缴费基数是上一年度当地职工的平均工资,缴费费率在1%到2%之间,不同地区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经营状况自行调节。
2. 用人单位根据单位内在职的农民工的数量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该费用可计入成本并享受税费免征。
3. 用人单位应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4.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遵守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5.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采取及时救治措施。
工伤保险费计算是如何的?
计算工伤保险费的办法:工伤保险费等于用人单位的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的缴费费率。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在每个行业内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定期了解全国各统筹地区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及时提出调整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的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对于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