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征用土地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8-07 15: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非法征用土地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是,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非法征用土地罪的构成要素有,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主观上是故意等。
一、

非法征用土地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非法征用土地罪刑事责任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征用土地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土地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条【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

非法征用土地罪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我国没有非法征用土地罪,行为人涉嫌构成非法批准征用土地罪。该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

  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

  3.客体要件是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4.客观要件即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土地,情节严重的行为。

非法征用土地罪

三、

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立案标准是:

  1.非法批准征收基本农田10亩以上的;

  2.非法批准征收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30亩以上的;

  3.非法批准征收其他土地50亩以上的;

  4.非法批准征收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分别或者合计10亩以上的;

  5.非法批准征收其他林地20亩以上的;

  6.其他标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你好关于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量刑有什么标准
刑法对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的量刑标准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br/> 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br/> 第二百三十一条<br/>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非法征用土地罪的最新量刑标准有什么
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的量刑标准: 1. 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如果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应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土地,情节严重的行为。
非法批准征用土地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是怎么样的
1、我国人民法院对于构成非法批准征用土地罪的既遂的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量刑处罚标准为: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给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9分钟前
您好,律师函的真实性存疑,所谓的赔偿要求也缺乏法律依据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26分钟前
您好,需先提起劳动仲裁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29分钟前
您好,可向市监局投诉对方恶意扣款
报警好了,报好了,报好了,你别。
李翠英律师
李翠英律师
43分钟前
你好,可以到当地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