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被侵犯如何定罪量刑
更新时间:2024-03-28 12: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公民个人信息被侵犯定罪量刑标准是对于具有严重情节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和罚金;如果具有特别严重情节的,则会被判处三到七年有期徒刑和罚金。
一、
公民个人信息被侵犯如何定罪量刑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如下: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者不判主刑单处罚金。拘役最长为六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素是:
1.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主体是一般主体;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4.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信息的隐私权。

三、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证据要求有哪些
1.物证;
2.书证;
3.证人证言;
4.被害人陈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6.鉴定意见;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刑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标准有哪些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因情节而异。一般情节可处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还需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处罚直接责任人员。处理方式需结合具体案情和法律规定。
新刑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罚量刑标准
根据新刑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量刑标准与行为的严重性密切相关。对于一般情节,如少量信息泄露,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可能单处或并处罚金;对于特别严重情节,例如大量信息泄露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犯罪是在履职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将会从重处罚。对于单位犯罪,不仅会对单位进行罚金处罚,还会追究单位主管及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回答时须结合具体案情及相关法律条款进行综合考量。
针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样判罚呢
侵犯公民信息罪的判罚依据情节而定。轻微情节的犯罪,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严重者,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单位犯罪,除了判处罚金外,还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相应刑罚。务必遵守《刑法》的规定,以保护公民信息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