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中如何处理原本租用的土地
更新时间:2024-06-25 10: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土地征收中处理原本租用的土地的方式是按土地租赁合同的约定处理,合同无约定的,安置补助费归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人所有。土地征收赔偿不公的维权方式有当事人可到政府投诉等。
一、
土地征收中如何处理原本租用的土地
土地征收中处理原本租用的土地的方式是:应当按照土地租赁合同的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安置补助费应归承包期内租用土地失地的土地承包人,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应归经营种植者和附着物权利人,由村集体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分配。
二、
土地征收赔偿不公怎么维权
征地补偿不合理可以投诉的部门如下:
1.当事人首先可以到当地县级政府投诉;
2.如果当地县级政府没有解决的,可以向省级土地管理部门投诉;
3.如果当事人是认为土地补偿款的分配不合理的、不合法的,也可以选择诉讼的方式解决,但一定要相关证据,由法院作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三、
一般土地征收补偿款多久发放
找法网提醒您,一般土地征收补偿款应当在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
征收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有关部门在执行中没有严格遵照法律来实施,懒政不作为导致发放时间一再延期的,可以向上一级部门举报或向法院起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土地征收是什么?如何计算土地征收补偿?
土地征收补偿计算如下:土地补偿费=被征地亩数×年产值×补偿倍数;青苗补偿费=年产值÷耕种季数;安置补助费=需要安置的人数×年产值×补偿倍数。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
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什么是土地征收?土地征收补偿怎么计算?
土地征收补偿的计算标准是:土地补偿费=被征地亩数×年产值×补偿倍数;安置补助费=需要安置的人数×年产值×补偿倍数;青苗补偿费=年产值÷耕种季数。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
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