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应向警方报案。对于合同诈骗罪的案件,受害人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受理侦查后,移交案卷、证据给人民检察院起诉。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根据《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的有关规定,接报案件后,应当立即进行受案立案审查。对于违法犯罪事实清楚的案件,公安机关各办案警种、部门应当即受即立即办,不得推诿拖延。刑事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日;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立案审查期限不超过7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法律、法规、规章等对受案立案审查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犯本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犯本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
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找法网提醒您,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是: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