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视角下民法典如何认定侵权行为
更新时间:2024-02-18 06: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律视角下民法典认定侵权行为的条件是侵权人存在加害行为,存在客观现实的加害事实,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间有因果关系。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的区别有违反的义务不同等。
一、
法律视角下民法典如何认定侵权行为
法律视角下民法典认定侵权行为的条件:
1.侵权人有致害行为,侵犯到他人合法权利。
2.存在客观现实的加害事实,并对他人的人身或者财产造成了不利后果。
3.加害行为与产生的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
4.加害人主观上存在故意。
二、
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的区别
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区别。
1.违反的义务不同。违约行为违反的是合同的约定义务,侵权行为侵犯的是法律的强制性义务。
2.侵害的对象不同。违约行为侵害的相对权,侵权行为侵害的是绝对权。
3.前提条件不同。违约行为必须以存在合同关系为前提条件,侵权行为则无此要求。
4.侵害的后果不同。合同的损害赔偿责任主要是财产的赔偿,侵权责任的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失、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害的赔偿。

三、
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是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机动车侵权行为,侵权结果如何划分
机动车侵权结果的划分因情况而异。对于轻微事故,双方可通过协商处理,达成协议即可;一般事故建议请交警调解,并根据相关规定划分责任;对于严重事故或调解无果的情况,可通过诉讼解决,法院将依法判决责任归属和赔偿金额。
如何构成侵权行为的标准
侵权行为涵盖了侵犯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物权、人身权及知识产权。对应方式因情形而异:轻微侵权且双方有沟通意愿时,可协商和解;需第三方介入时,可选择调解或仲裁;证据充分且侵权严重时,建议提起诉讼。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权益持续受损,甚至影响社会公平与正义。
如何精确判断专利侵权行为
判断专利侵权行为的核心在于对比:确定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处理方式包括自行对比、行政认定和司法诉讼。具体操作时,自行对比需全面收集侵权产品和专利技术特征的信息;行政认定需向专利行政机关提交申请和相关证据材料;司法诉讼则是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准备好侵权证据和损失证明。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侵权行为的程度、证据收集的难度以及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