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开庭刑事案件下一步流程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7-30 22: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二审开庭刑事案件下一步流程是法庭调查,即法院会在公诉人、当事人的参加下,对案件事实进行调查核对,并且审判人员有权审问被告人。刑事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包括全面审查原则、上诉不加刑原则。
一、
二审开庭刑事案件下一步流程是什么
二审开庭刑事案件下一步流程是法庭调查,在这一阶段,法庭要在公诉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核对,以查明案情,从事实方面为正确判决奠定基础。开始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之后,审判人员审问被告人。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可以向被告人发问。审判人员、公诉人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要如实提供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应负的法律责任。当事人和辩护人可以申请审判长对证人、鉴定人发问,或请求审判长许可直接发问。审判长认为发问的内容与案件无关时,应当制止。审判人员应当向被告人出示物证,让他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并且听取当事人和辩护人的意见。
二、
刑事二审程序有哪些审判原则
找法网提醒您,刑事审判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如下:
1.全面审查原则。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2.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仅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时,不得改判重于原判刑罚的原则。

三、
什么情况下刑事案件会有第二审流程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上诉,或者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情况下会有第二审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第二百二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刑事案件二审开庭吗
对于刑事案件进行的二审程序,我国人民法院是可以决定对其不开庭审理的。但是,对于以下情况,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1.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
2. 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
3. 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4. 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
如果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那么应当讯问被告人,并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刑事案件二审上诉多久开庭
一、刑事案件二审上诉后多久开庭
1、我国的法律,没有对刑事案件二审上诉后的开庭进行具体的时间规定。在法律里面只对二审的人民法院,在受理刑事案件的时候,受理之后的时间期限进行了法律规定。刑事案件的时间期限,最长可以达到两个半月的时间,而民事类案件的时间期限,可以达到三个月的时间。符合撤诉条件的案件,在当事人进行上诉之后,也是可以进行撤诉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二、起诉的流程是什么
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材料,包括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二审自诉刑事案件开庭吗
刑事二审案件应当开庭审理的情形有: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br/>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br/>
(一)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br/>
(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br/>
(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br/>
(四)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
<br/>
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br/>
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