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驶机动车如何认定
更新时间:2024-04-02 09: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认定是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的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醉驾驾驶致人死亡的,一般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醉驾被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三十七天。
一、
醉酒驾驶机动车如何认定
1.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2.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1)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2)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3)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4)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5)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二、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如何判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的判刑是: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另外,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考取驾照。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
醉酒驾车如果被拘留多少天才会被释放
醉酒驾车最长会被拘留三十七天。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行使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事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若是立案处理案件期间,掌握了足够多的证明醉驾者犯了危险驾驶罪、或者是犯了交通肇事罪的证据,那么醉驾者极有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醉酒驾驶机动车事故的定罪量刑标准
醉驾事故定罪视情况而定。涉嫌危险驾驶罪可处拘役与罚金;若造成交通肇事,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逃逸或有恶劣情节,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醉酒驾驶机动车犯什么罪
法律分析: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犯罪行为人的刑事处罚是:
(1)若发生的交通事故轻微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其量刑标准是: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并处罚金。
(2)若因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重伤以上后果的,则构成交通肇事罪,其量刑标准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机动车驾驶人员毒驾是什么罪
一、毒驾属于危险驾驶罪吗
1、毒驾属于危险驾驶罪。毒驾行为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急需处罚来惩治毒驾行为,以提高毒驾行为的违法代价,毒驾入刑还有利于打击毒品犯罪,同时具备了将毒驾这种抽象危险犯纳入规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毒驾入刑既符合兼抑性原则,又可以打击交通违法犯罪。
二、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身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等行为危害到公共安全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状态的发生;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3、主体方面。该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
4、客体方面,表现为不特定或者多数人健康和生命以及公私重大财产安全和良好的公共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