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怎样解决

更新时间:2024-06-25 08: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工伤保险待遇纠纷的解决办法是第三方调解;申请调解等。申请工伤保险待遇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双方之间必须存在劳动关系;受伤职工经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等。
一、

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怎样解决

  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或协商解决:

  1.如果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问题产生争议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争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二、

获得工伤保险待遇满足条件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您,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要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建立了实际的事实劳动关系;

  2.工伤人员须经过劳动行政部门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

  3.单位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

  4.工伤人员事故发生月已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并按规定缴纳了社会保险费。

工伤保险待遇纠纷

三、

工伤保险待遇申请仲裁的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工伤保险待遇申请仲裁的时效是1年。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怎么做理
发生工伤保险待遇纠纷,若属于工伤职工或者用人单位与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的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申请行政诉讼。若属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纠纷,双方可以首先尝试相互协商,或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若对协商或调解结果不满意,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发生劳动争议时,若当事人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或者虽然达成和解协议但未履行,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若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但未履行,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待遇劳动争议怎么解决
如果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劳动争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 1. 双方协商; 2. 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3.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 对仲裁裁决不服,向法院起诉。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