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撤销合同承担哪些后果

更新时间:2024-08-22 06: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可撤销合同需要承担的后果包括合同被撤销后,就不受法律保护;当事人需要承担返还财产或者折价补偿的责任;如果具有过错行为的,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期限一般是一年。
一、

可撤销合同承担哪些后果

  订立可撤销合同要承担以下后果:

  1.合同被撤销,且自始没有约束力;

  2.合同当事人返还取得的财产或者折价补偿;

  3.当事人有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

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期限

  找法网提醒您,合同可撤销的期限一般是一年。因重大误解订立的、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订立的,当事人有权请求撤销合同,其撤销权时效期间是一年,由撤销权人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申请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可撤销合同

三、

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的区别

  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有五个区别:

  1.产生原因不同。可撤销合同产生的原因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乘人之危、欺诈胁迫且不危害国家利益;

  2.认定程序的启动不同。无效合同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违法性,因此法院和仲裁机关有主动干预权;

  3.法律效力不同。无效合同虽然已经成立并存在,但是自始自终都是无效的;

  4.法律责任不同。无效合同不但自始至终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5.其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合同撤销之法律后果
合同撤销后,应: 1. 确定合同自始无效; 2. 返还已取得的财产或折价赔偿; 3. 过错方赔偿损失。 操作时需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处理。
合同撤销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合同撤销后,应做如下处理:1. 双方返还因合同取得的财产;2. 若财产无法返还,则折价补偿;3. 有过错方赔偿对方损失;4. 双方均有过错时,各自承担相应责任。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到底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法律后果明确。应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无法返还的则折价补偿。如有过错,需赔偿对方损失,双方均有过错则各自担责。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