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建拆除会不会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更新时间:2023-11-23 12: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违建拆除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而属于行政强制执行。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强制措施的性质在于具有强制性、是行政机关是依法实施的措施等。行政强制措施可以分为一般性强制措施和即时性强制措施。
一、

违建拆除会不会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违建拆除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根据《行政强制法》对于行政强制措施的定义,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对公民的人身自由或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在催告后拆除违章建筑,属于行政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二、

行政强制措施的性质

  找法网提醒您,行政强制措施具有以下特点:

  1.行政强制措施是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机关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时,行为人无权选择是否接受该措施,只能被迫接受。这是因为行政强制措施直接依赖于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为人无法抵制或逃避。

  2.行政强制措施是依法实施的。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且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这是为了保障行政强制措施的合法性和公正性,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

  3.行政强制措施是针对违法行为采取的。行政机关只有在行为人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才能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这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强制措施

三、

行政强制措施的类别

  行政强制措施大致可以分为如下类别:

  1.执行性强制措施

  行政主体针对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义务的相对人,为促使其履行义务或实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所采取的强制措施,又可以称为行政强制执行措施,找法网提醒,有时候会直接称为行政强制执行。

  2.即时性强制措施

  行政主体在事态紧急的情况下,为排除紧急妨碍、消除紧急危险,来不及先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而直接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或行为采取的断然行动。

  3.一般性强制措施

  行政机关为了查明情况,或者为了预防、制止、控制违法、危害状态,或者为了保障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现实需要,依职权对有关对象的人身或财产权利进行暂时性限制的强制措施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什么是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指的是什么意思?哪些行为算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依其职权采取强制手段限制特定的相对人行使某项权利或强制履行某项义务的处置行为。一般是对尚未査清行为人违法事实之前采取的一种程序上的处置。如工商行政机关对有贩运、销售违禁物品的人的物品的扣押。包含两类: (1)对人身自由的限制,如人身管束、收容审査; (2)对财产的限制,如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
法律中未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强制措施
即时强制措施是法律赋予某些特定行政机关的一种紧急处置权,不同的行政机关有不同的权限,你想问哪个部门
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
行政强制措施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是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二是限制财产流通的行政强制措施。我国现行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主要有强制隔离、强制戒毒、限期出境、强制遣返等。 我国现行限制财产流通的行政强制措施主要有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领了失业补助金后,单位交的社保一般不能退。社保缴纳是法定义务,已缴纳的保费进入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通
诈骗行为确实既违法又缺德。遇到诈骗,要先保留好相关证据,像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然后尽快去报警,让警
下午好,需要如何注资呢?如果这个注资就是要求你存钱,甚至要求你转账。那你一定不能去照做。因为这百分之
你好,请把具体情况沟通下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用邮政快递写姓名,要写真实准确的姓名。这是为保障快递能准确送达,若姓名有误可能导致快递无法正常投递。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包装贷款是违法行为,若发现有人找中介做包装贷款,可收集相关证据,像聊天记录、合同、转账记录等。接着可
你好,看双方合同如何约定,建议和对方协商退款,协商不成可到法院起诉解决。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