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的案件判决是否有可能是缓刑

更新时间:2024-07-17 17: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取保候审的案件判决是有可能是缓刑的,只要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情况的即可。取保候审期间应遵守的规定是,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区等。
一、

取保候审的案件判决是否有可能是缓刑

  取保候审的案件判决可能是缓刑。取保候审的符合相应条件就可以判处缓刑:

  1.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二、

取保候审期间应遵守的规定有什么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1.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2.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3.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4.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取保候审缓刑

三、

取保候审规定时间是多久

  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能否适用取保候审的案件是否会被判定缓刑?
取保候审与缓刑判定不直接相关。判缓刑需符合刑法规定,如犯罪轻、悔罪等。操作包括:提供证据证明符合条件、遵守缓刑考验期规定等。
能取保候审的案件是否会判缓刑,有哪些规定
取保候审案件可判缓刑。需满足:1. 犯罪情节较轻;2. 有悔罪表现;3. 无再犯危险;4. 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处理时需准备相关证据,如悔罪书、社区评估报告等,并咨询专业律师确保程序正确。
取保候审后是否还能判缓
取保候审一般属于轻微刑事案件,但不能就此认为一定判缓刑,应当具体以案情来判断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