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界定民法典下的融资租赁合同
更新时间:2024-08-21 00: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法典下的融资租赁合同指出租人在承租人对租赁物的选择等情形下,购买出租物后出租给承租人的合同。需要注意的是,融资租赁合同标的物的特征是其为实物、并且能重复使用等。
一、
怎样界定民法典下的融资租赁合同
民法典下的融资租赁合同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
【融资租赁合同定义】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六条
【融资租赁合同内容和形式】融资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规格、技术性能、检验方法,租赁期限,租金构成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币种,租赁期限届满租赁物的归属等条款。
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二、
融资租赁合同标的物的特征
根据融资租赁交易的特征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融资租赁合同的标的物还应具备以下特征:
1.租赁物应是实物财产,任何形式的无形财产都不能成为融资租赁合同的标的物;
2.租赁物应是使用权能够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物,如果使用权与所有权不可分离,则违背了融资租赁的交易性质,不可能成为融租赁合同的标的物;
3.租赁物应是不可消耗物,能够重复使用;
4.租赁物不应是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品,由于目前融资租赁合同的承租人还不包括自然人,因此,个人消费品也不可能成为融资租赁合同的标的物。

三、
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融资租赁合同诉讼时效是三年,开始计算的时间是从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权利自遭受损失的二十年内起诉的,法院不予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融资租赁合同是怎样的?
关于民营企业融资租赁的法律规定包括:
1. 融资租赁合同的定义,依据《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明确了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性质。
2. 融资租赁合同的内容和形式,依据《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六条,规定了合同中应包含的各项条款。
3. 融资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依据《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七条,列举了可能导致合同无效的各种情况。
4. 租赁物经营许可对合同效力的影响,依据《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八条,指出了租赁物经营许可对合同效力的具体影响。
此外,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七百零三条至第七百零五条,租赁合同的内容应包含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续订后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
民法典中融资租赁合同是怎样的?
融资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融资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规格、技术性能、检验方法,租赁期限,租金构成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币种,租赁期限届满租赁物的归属等条款。
民法典如何认定融资租赁合同
《民法典》中融资租赁合同的有效条件包括:
1.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2. 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
3. 合同当事人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
4. 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有效条件。
此外,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
1. 行为人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要真实;
3.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在合同订立形式上,当事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其中,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及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