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7-11 15: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诈骗的构成条件是主体为个人或单位,主观上为直接故意,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公私财产所有权等。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
一、
合同诈骗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合同诈骗的构成条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合同,应当理解为不包括单纯的借款合同,因为利用借款合同进行诈骗相当于直接通过诈骗的手段使得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处分财物,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犯本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犯本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
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二、
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时效
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时效是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
合同诈骗罪常见的作案手段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您,合同诈骗罪常见的作案手段有:
1.行为人虚构假的单位名称或冒用他人姓名;
2.行为人使用假的产权或假的票据;
3.行为人提供订立和履行小额合同的方式诱骗对方继续订立和履行合同;
4.其他常见的作案手段。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完全构成合同诈骗案怎么判
合同诈骗罪会受到法律追究。具体的处理方式包括:如果不构成犯罪,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向法院要求赔偿损失;如果构成犯罪,检察机关会提起公诉,法院则根据犯罪情节依法判处相应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合同诈骗罪的法律后果严峻,提醒广大群众要遵守法律法规,切勿触碰法律红线。
这三个答案合计总字数与原文解答的总字数保持一致,同时根据新的要求进行了表述上的调整。
数额多少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的金额标准明确,其中数额较大的范围是三到十万,数额巨大的标准则是五十万以上。处理方式涵盖了刑事起诉和民事索赔等,具体的处理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证据以及法律规定来裁定。
构成合同诈骗罪如何判刑
合同诈骗罪的判刑因具体情况而异。一般来说,如果诈骗金额较大,可能会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当诈骗金额巨大并且存在严重情节时,刑期可能介于三至十年之间;如果诈骗金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特别严重情节,则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