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可处以哪些刑罚
更新时间:2024-07-10 09: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可处以的刑罚一般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具有严重情节的,则会被判处五到十年有期徒刑等。战时残害居民罪构成包括主体是军人等。
一、
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可处以哪些刑罚
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的处罚:
1.犯本罪既遂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情节达到严重程度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犯罪情节达到特别严重程度的,则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四十六条
【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
战时残害居民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战时群众工作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为所有军人。
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残害无辜居民、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损害战区无辜居民的利益,会破坏战时群众工作秩序,造成危害作战的结果,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三、
战时残害居民罪法院的审理期限是多久
找法网提醒您,人民法院在立案受理后一般会在二个月内作出判刑处罚。《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战时残害民众及掠夺民众财产罪之法律责任
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战时群众工作秩序。
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既遂标准:
1. 一般情况下,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战时对居民实施残害、掠夺财物罪立案的具体规定
中国刑法对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量刑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1.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情节一般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罪所指战时,包括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遭敌突然袭击、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等情形。
战时侵害居民权益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战时残害居民罪的立案标准:
1. 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故意残害无辜居民,并致其死亡、重伤或3人以上轻伤的;
2. 强奸了无辜居民的;
3. 故意损毁无辜居民价值5千元以上的财物,或并未达到该数额但犯罪手段恶劣、造成的后果严重的。
战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故意造成无辜居民死亡、重伤或者轻伤三人以上的;
(二)强奸无辜居民的;
(三)故意损毁无辜居民财物价值五千元以上,或者不满规定数额,但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