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欠钱起诉时有哪些证据是必要的

更新时间:2023-12-30 00: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包工欠钱起诉时需要的证据包括借据、收据、欠条等。包工欠钱起诉流程是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法院进行审查受理,开庭审理等。
一、

包工欠钱起诉时有哪些证据是必要的

  起诉欠款合同纠纷需要的证据材料是: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二、

包工欠钱起诉流程

  起诉欠钱不还的程序:

  1.写好起诉状;

  2.携带证据和起诉状到法院立案并交诉讼费;

  3.法院审查确定后,会安排开庭审理民事案件;

  4.法院判决,如对方上诉就要经历二审程序;

  5.判决生效后可以申请法院执行局执行判决。一般情况下,在起诉的同时,最好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就是将对方的账户、房产、车辆等财产进行查封,防止对方转移财产。

包工欠钱

三、

包工欠钱起诉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欠钱诉讼时效是三年。在三年的有效期间内,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保护其债权。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一般不再为当事人的债权提供保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证据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8798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欠钱不还起诉需要哪些证据材料
法律分析:起诉需向法院提交以下材料: 一、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 二、证明借款关系存在的证据; 三、证明已偿还借款的证据; 四、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依据。
工程欠款纠纷需要的证据有哪些
发生工程欠款纠纷需要收集的证据是: 1、证明建设工程合同关系成立的证据材料; 2、证明建设工程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据材料,如工程预、决算报告,支付工程款的付(收)款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起诉还钱需要哪些证据,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起诉债务人还钱需要的证据包括可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借款合同,欠条等,以及证明债权人已经履行了其义务的证据等,当事人对于自己提出的主张负有提供证据的责
别人欠债不还赖账去起诉,要什么证件?
对于借钱不还的情况建议你及时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给对方施加压力,督促对方及时还款。如果本次借款、欠款金额不大(如2万以下),建议委托律师调取对方的身份信息(包括
企业拖欠工资起诉,举证后需提交哪些证据?
法律分析:对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在维权前应注意要收集的证据主要有:1、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2、能证明拖欠工资的证据。具体包括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
欠钱不还起诉需要什么证据
1、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其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
怎样收集、提供证据
怎样收集、提供证据
民事诉讼证据收集
工程欠款的纠纷需要哪些证据
工程欠款纠纷应提供的证据:<br/> 1、证明建设工程合同关系成立的证据材料;<br/> 2、证明建设工程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据材料,如工程
别人造谣怎么收集证据
别人造谣怎么收集证据
民事诉讼证据收集
找不到第三者的证据怎么办
找不到第三者的证据怎么办
民事诉讼证据收集
如何有效举报学校保安态度不好的情况
您可以向当地教育局反映情况
未购买社保,如何理赔
按照目前司法实践,你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单位给你补交社保,一个月后无果,你可以以单位未依法购买社保为由提出被迫辞职并且要求单位支付你经济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仿制有价证券罪的既遂惩治力度
对于构成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既遂的犯罪分子,应当适用的处罚规定为: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
失足家庭60岁开支公家给交100自己交100开支时候是说少对吗?
针对失足家庭开支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1)查询相关政策文件,了解开支标准和规定;2)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相关部门,获取具体解释和指导;3)如存在争议或疑问,可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