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申请贷款后如何向警方报案
更新时间:2024-06-25 19: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申请贷款后向警方报案的方法为直接拨打110报警电话报警,或者到当地公安机关现场报警。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贷款,可能涉嫌骗取贷款罪。
一、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申请贷款后如何向警方报案
被他人盗用信息做网贷的,可以直接拨打110报警电话报警,也可以到当地公安机关现场报警。如果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涉嫌贷款诈骗罪的,公安机关会立案受理。受害人当然也可以起诉银行,走律法途径使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
二、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贷款属于什么行为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贷款,可能涉嫌骗取贷款罪,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三、
生活中骗取贷款常见形式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您,生活中骗取贷款罪常见形式如下:
1.冒名顶名贷款;
2.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相信贷款人申请的贷款和承兑将用于收益较好的项目,风险较小,符合信用标准和政策;
3.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相信贷款人具有良好的销售、资产和盈利能力,具有较高的信用;
4.使用虚假证明文件,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审计报表、银行存款证明等;
5.使用虚假产权证明作为担保,或故意高估担保物的价值,或将抵押给他人的抵押物或质押给他人的权利提供给银行作为无效担保,或虚构担保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被他人冒用身份信息登记结婚?
为预防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进行不法活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避免遗失或被盗;2. 不随意向他人透露身份证号码、住址等敏感信息;3. 定期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信息;4. 遇到要求提供身份证件的场合,务必确认对方身份和用途的合法性;5. 如发现身份信息被冒用,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追究冒用者的法律责任。
我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
如果您能证明因身份信息被冒用而遭受了实际损失,您有权要求冒用者赔偿损失。这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因处理冒用事件所产生的合理费用。您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提出赔偿要求。如果冒用者被认定有罪,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读书?
法律分析:
冒用他人身份证的属于违法行为,如果通过窃取等方法获得他人身份信息并使用的,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法律依据: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刑法规定: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