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的诉讼程序如何确定管辖权
更新时间:2023-11-09 01: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的诉讼程序确定管辖权的方法一般是由原告所在地而定法院管辖,或由其经常居住地所在的法院管辖。需要注意的是,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时间。
一、
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的诉讼程序如何确定管辖权
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的诉讼程序确定管辖权的方法是:
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二、
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诉讼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涉外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起算时间为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
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诉讼程序
1.原告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决定是否立案,向被告送达递交起诉状副本,准备开庭。
2.审判长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身份,审判长询问当事人,当事人均表示无异议后,审判长宣布,各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参加本案诉讼。
3.审判长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
4.进入法庭调查,进行判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跨国合同纠纷如何起诉
外贸合同纠纷起诉流程是:撰写起诉状,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委托律师代为撰写;收集准备诉讼所需的证据,和对方发生纠纷的所有对公司有利的证据及复印件等;带足诉讼费,到法院立案庭立案。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br/>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br/>
第一百二十四条<br/>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br/>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br/>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br/>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br/>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跨国协议纠纷怎么解决
跨国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br/>
1、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br/>
2、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br/>
3、根据仲裁条款或书面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来解决;<br/>
4、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九条<br/>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涉外民事诉讼,适用本编规定。
本编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br/>
第二百六十条<br/>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br/>
第二百七十一条<br/>
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的,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知识产权跨国保护是以经济为主还是以法律为主?
在国际技术交易过程中会涉及技术的专利权,商标劝,商业秘密等问题,这些就是知识产权在国际上保护的问题。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界定主要看它有没有跨国性。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重要性,首先,对于一国的经济有重要的作用,特别那些高新科技,核心技术,通常国家都会限制它交易的。
其次,对于企业来说,他可以排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国外被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