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立案合同诈骗具备哪些条件
更新时间:2024-06-20 16: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立案合同诈骗具备的条件是,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直接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等。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时效是,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的,追诉时效为五年。
一、
如何才能立案合同诈骗具备哪些条件
构成合同诈骗的条件有:
1.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合同,应当理解为不包括单纯的借款合同,因为利用借款合同进行诈骗相当于直接通过诈骗的手段使得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处分财物,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犯本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犯本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
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二、
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时效是1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
合同诈骗案件如何撤销立案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撤销案件,公安机关应当报经上级领导审查批准,然后写出撤销案件报告。检察机关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刑事案件,对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可以决定撤销案件。对决定撤销的案件,应制作撤销案件决定书。公安机关对决定撤销的案件,应写出“撤销案件通知书”,报送检察机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虚假合同诈骗立案条件有哪些
针对合同诈骗罪的立案,必须满足特定条件,如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实施骗取行为、涉及金额达到一定数额、以及案件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等。在追诉过程中,应明确追诉标准,同时确保案件在适当的公安机关立案处理。为有效处理此类案件,需及时收集证据,如合同、转账记录等,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骗贷立案条件是什么
骗贷立案应满足特定条件。具体操作包括:1. 收集证据,证明骗贷事实和数额;2. 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交相关证据;3. 公安机关调查核实,符合立案条件则立案侦查;4. 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依法审判。不同情况处理方式有所差异,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借款诈骗立案条件有哪些要求
在认定借款诈骗时,需要全面考虑借款人的行为表现。首先,要查明借款人是否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进行欺诈;其次,要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借款用途的真实性;最后,要评估借款行为是否对金融机构造成了实际损失。根据具体情况,您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刑事途径追究诈骗者的责任,或者选择提起民事诉讼以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