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欺诈罪立案的标准
更新时间:2024-06-18 16: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经济欺诈罪立案的标准是犯罪分子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犯罪分子诈骗数额较大的需要承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诈骗数额巨大或者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情节严重的,会被判处三到十年的有期徒刑等。
一、
什么是经济欺诈罪立案的标准
经济欺诈罪立案的标准是诈骗金额三千元。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的就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
经济诈骗罪要什么证据
1.合同、协议、书面文字等物证、书证;
2.对方虚构事实和受骗付款的证据,如谈判过程的录音录像、转账记录等;
3.微信聊天记录等电子数据。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三、
经济诈骗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销吗
经济诈骗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销,但要符合下列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赦免的;
4.死亡等情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消费欺诈立案标准有什么
消费欺诈立案标准是:
1. 个人诈骗受害人财物3000元-10000元的,属于数额较大;
2.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 诈骗罪,是指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4. 对于诈骗罪的数额标准是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消费欺诈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消费欺诈立案标准如下:
1. 欺诈消费者2千元以上就可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2.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诈骗立案必须满足的条件:
1. 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
2.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
3. 属于自己管辖,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
消费欺诈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民事欺诈如何认定立案标准是:实施了欺诈的行为,如果诈骗的数额达到3000以上的,构成诈骗罪,可以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具体标准如下:
1.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
2.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
3.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