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订立的方式在法律上有何规定
更新时间:2024-08-05 14: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订立的方式在法律上的规定是当事人可以使用书面、口头或者其他形式签订合同。合同订立需遵循的原则有平等原则、合同自由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等。
一、
合同订立的方式在法律上有何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时候可以采用书面、口头或者其他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二、
合同订立需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订立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1.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有权依法自愿订立合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公平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
4.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5.遵纪守法,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时,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6.合同履行义务的原则,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三、
合同订立的过程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合同订立的过程:
1.当事人就合同内容达成一致;
2.拟定书面合同;
3.经当事人审核无异议的,双方均在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后即成立。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合同订立方式的相关法律规定
合同订立的简要流程包括:1.要约方发出明确具体的要约;2.受要约方在有效期内作出承诺;3.双方确认承诺后合同即成立;4.如采用书面形式,双方需签字盖章。在订立合同时,需要注意确保要约内容明确、承诺及时有效,并遵守法律规定和诚信原则。不同的交易类型和当事人约定可能会影响合同订立的方式。
合同订立的形式有哪些,法律怎样规定
对订立合同方式的规定有:
1. 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其中,口头形式是指当事人只用口头语言为意思表示订立合同,而不用文字表达协议内容的形式。
3.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此外,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也视为书面形式。
以上内容体现了合同订立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情境和需要。
合同订立有几种形式,法律上如何规定
合同订立的方式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例如合同书、信件、电报、传真等。或者合同订立的方式也可以分为采取要约、承诺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