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不合格食品罪的立案程序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11-22 05: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生产安全不合格食品罪的立案程序是发现案源,进行初步核查,应当立案查处的及时立案。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构成要件是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为故意等。
一、
生产安全不合格食品罪的立案程序是什么
生产安全不合格食品罪的立案程序是:
1.发案案源一般有:上级部门交办。有关部门移交。群众举报。消费者或者受害人投诉、申诉。依据职权在日常监管、市场巡查中发现。
2.发现案源并经初步核查、核实案源线索后,认为依法应当立案查处的,办案机构应当及时立案。
二、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构成要件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任何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亦可构成本罪。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
2.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明知生产、销售的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而仍故意予以生产、
销售,但不包括直接故意,行为人对可能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后果采取放任的态度。
3.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即国家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
4.客观方面。本罪在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食品卫生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三、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区别
找法网提醒您,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犯罪对象不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犯罪对象是有毒、有害的食品;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犯罪对象则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
2.既遂标准不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行为犯,即只要实施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即可构成犯罪的既遂;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则是危险犯,即只有行为人所生产、销售的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才构成犯罪既遂。
3.法定最高刑不一样。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若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危害的,最高刑可以处死刑;而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若后果特别严重的,法定最高刑是无期徒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罪怎么量刑
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罪的量刑规定:销售金额五万元到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到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到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法定情形。<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br/>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罪如何量刑
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罪的量刑规定:销售金额五万元到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到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到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法定情形。<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br/>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