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造谣应当承担什么刑事责任和民事
更新时间:2023-11-04 01: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网络造谣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是根据实际构成的罪名进行处罚;民事责任是,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网络造谣网站若未及时采取措施制止的,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一、
网络造谣应当承担什么刑事责任和民事
1.民事责任
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网络造谣,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或法人的商誉,造谣者需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2.刑事责任
网络造谣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其中可能触犯刑事罪名有很多,比如诽谤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寻衅滋事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等。
二、
网络造谣网站有责任吗
找法网提醒您,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谣言,网络平台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应当担责。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权利人因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
网络造谣可以报警吗
1.记住保存证据,及时地对谣言内容、造谣者的昵称/ID、视频播放量、转发量、点赞量、自己社会评价降低、工作受影响的证据进行截图或录屏。当发现自己被造了黄谣,立即要求平台删除、屏蔽相关内容,如果平台没有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谣言扩散的,也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2.尽快报警,由公安机关介入,及时惩治造谣者。
3.被造谣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对方侵犯名誉权;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行政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情节较为严重,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诽谤罪自诉,从而让犯罪分子承担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网络造谣应当承担什么刑事责任,有哪些规定
行为人在网络中造谣,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影响的,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规定如下:
1.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您好请问,网络造谣要承担什么刑事责任
网络造谣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从民事角度来看,造谣者需要消除影响并赔礼道歉。在行政方面,如果造谣情节较轻,可能会面临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则可能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具体处罚措施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造成严重后果,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刑罚。此外,《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明确规定了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将受到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因此,我们应该保持网络言论的谨慎和负责任态度,避免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
我想了解一下,网络造谣应当承担什么刑事责任
网络造谣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从民事角度来看,造谣者需要消除影响并赔礼道歉。在行政方面,如果造谣情节较轻,可能会面临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则可能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具体处罚措施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造成严重后果,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刑罚。此外,《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明确规定了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将受到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因此,我们应该保持网络言论的谨慎和负责任态度,避免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