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滋事未伤人如何处置
更新时间:2024-04-17 01: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酒后滋事未伤人的处置标准一般是5到10天不等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需要注意的是,酒后滋事伤害到他人的,要赔偿对方医疗费、误工费以及护理费等费用。
一、
酒后滋事未伤人如何处置
酒后滋事未伤人处置方法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二、
酒后滋事伤人的赔偿
找法网提醒您,一般情况下,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三、
喝酒故意伤人是什么罪
喝酒故意伤人如果对方构成轻伤属于故意伤害罪。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酒后开车出事故未伤人怎么处理
1. 酒后开车出事故未伤人的,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好现场;如果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2.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3. 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4.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5.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酒后寻衅滋事被打伤怎么处理
酒后寻衅滋事动手打人的处理:
1. 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就民事部分进行调解。
2. 构成寻衅滋事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多次寻衅滋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则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具体寻衅滋事行为包括:
1.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酒后滋事伤人,如何应对?
酒后寻衅滋事行为应根据情节的严重性进行处理。轻微情节可能仅涉及拘留和罚款,而严重情节则可能构成犯罪,导致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具体的法律条文描述了哪些行为属于寻衅滋事,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最近,成都发生了一起酒后寻衅滋事的案件。高某某在醉酒后踢踏车辆,导致多辆车辆受损,其中包括价值超过600万元的豪车。因此,高某某不仅要面临高额的赔偿费用,还可能因无力赔偿而面临法律制裁。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饮酒应适度,避免在醉酒后做出不当行为。虽然醉酒可能使人失去理智,但我们的行为和言语仍然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且不会因醉酒而被轻易原谅。因此,在享受酒精带来的愉悦时,也应谨慎行事,珍惜自己和他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