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提起诉讼后多久开庭审理
更新时间:2024-01-29 14:2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刑事案件提起诉讼后多久开庭审理,法律对此没有具体规定。刑事案件提起诉讼的流程是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再移交检察院进行审查,并向法院提起公诉等。
一、
刑事案件提起诉讼后多久开庭审理
法院起诉多长时间开庭审理在法律上并未统一规定,需要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而定,具体情况如下:
1.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法院接到人民检察院,移交到法院的刑事案件以后,一般简易程序在一个月内要开庭。普通程序。一个多月之内要开庭。
2.民事案件。民事案件法院受理立案以后,一般也要分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一般一个月内要开庭。如果是普通程序的案件,不公告的一般两个月之内要开庭。如果要发公告送达起诉书副本传票的,一般是三个多月,到四个月之间要开庭。
3.行政案件。行政诉讼案件法院接到起诉以后,也是一般一个多月之内要开庭。
二、
如何发起刑事案件的法律诉讼
刑事诉讼起诉流程:
1.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2.侦查完毕后,将犯罪嫌疑人以及案卷材料移送给检察院。
3.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以及案卷材料审查起诉。
4.由检察院派公诉人员对被告人向法院提起公诉。
5.由法院对本案进行审判,经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等程序,最后对被告人作出宣判。
《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三、
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的条件有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的条件有:
1.没有犯罪事实:
(1)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发生
(2)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达到犯罪程度,即没有触犯法律
(3)犯罪事实没有证据证明
2.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依据《刑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刑诉法》15条、130条规定情形,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刑事案件审查起诉后多久开庭
刑事案件开庭时间因案而异。一般案件二个月内宣判,复杂案件可延长。法院会提前通知开庭时间,需及时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如有特殊情况,可向法院申请延期开庭。
刑事案件检察院起诉后多久开庭
1. 刑事案件到检察院后,通常会在两到三个月内开庭。这是因为检察院在接收案件后,还需要进行一个月的审核,以确定是否可以移交给法院受理起诉。
2. 刑事案件涉及的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其刑事责任而进行的立案侦察、审判和刑事制裁。
3. 民事案件则是由触犯民事法律而产生的,涉及民事领域的纠纷。与此不同,刑事案件涉及的是触犯刑事法律,属于刑事领域。
4. 在民事案件中,双方当事人是平等的主体,即产生纠纷的双方。而在刑事案件中,一方通常是国家公诉机关,另一方是加害人,受害人并不具备原告资格。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如果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且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则应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于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案件,可以延长至十五日。此外,如果案件改变管辖,审查起诉期限应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